感情背叛的定義
「愛情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在彼此眼中都是最獨特的;背叛之所以糟糕,是因為我們突然在對方眼中是可以被取代的。」
談到感情背叛,大多數人只會想到「精神出軌」或「肉體出軌」,因為這些很明顯是被一位新對象取代。
可是取代的選項只能是真實的人嗎?其實,其他的人事物也能算是其中的一環,比如工作、親友或任何覺得「對自己比較好」的事。
我自己對感情背叛的解釋是「不只沒有跟伴侶站在同一陣線,還認為其他的選擇比較好」。在一段承諾關係中,情侶本應該都要互相尊重、扶持、愛護,甚至是在第一時間做到這些,所以如果在某些時刻(不論有意無意)沒有做到,而且還跑去做其他事或被其他事比下去的話,就代表伴侶被取代了。
而除非雙方都可以接受彼此的行為,否則不管從定義上來看,還是從被取代的那一方來看,這種行為就能算是背叛。
也許接下來分享的背叛方式會讓你覺得沒有比劈腿嚴重,但如果這些狀況長期沒有修補,還是會重傷到兩人的關係,而且破壞力可能也不亞於劈腿。就像很多人即便沒有在感情中碰上劈腿,但還是會因為長期沒有受到伴侶的重視(感覺自己不是對方的第一優先順位)而選擇分手。
「你不需要劈腿也能失去一個人,你可以是因為缺乏溝通、缺乏關注或缺乏尊重而失去一個人。有時並非是因為你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你少做什麼。」—推特網友
因此認識更多背叛行為的好處就在於能夠及時辨認出自己的行為是在破壞關係,讓兩人能夠對此進行改善修正,而這也正是經營感情中重要的一環。
想了解更多經營感情的重點方向可以參考這篇《經營感情該從哪學習?提供4個讓你快速入門的方向》。
感情背叛的五種方式
我在這裡分享的五種感情背叛的方式包含自私、說謊、言語攻擊、聯手他人批評、情感抽離。當然,除此之外,嫌棄外貌、肢體暴力與精神暴力也都屬於其中一種,而且後兩者是非常很嚴重的事,所以如果在感情中有出現這類狀況的話請立即尋求家暴防治單位協助(即便只有情侶或同居關係也適用)。
一、自私
根據我對背叛的解釋,我認為自私代表著「不只沒有詢問、了解伴侶的想法,還認為自己的利益比較重要。」
這行為通常包含沒完成答應伴侶要做的事、擅自做重大的決定(遠遊、子女教育、動用共同資金)等等。
而我覺得之所以感情中會出現自私行為,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一)對於當下的處境感到不安
有些人之所以會不顧伴侶的想法直接做決定,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急著想消除自己當下的不安感。
這個不安感可能是「擔心影響到他在別人面前的觀感」、「擔心無法達成他心中的完美目標」、「害怕因此失去什麼」。
比如以下兩個案例
- 明知道當下的處境應該要控制花費,但為了顧及當下的面子,就在沒有事先跟伴侶討論的情況下直接請客或買貴重的商品。
- 為了能夠得到升遷或加薪,就在沒和伴侶討論的情況下先答應需要時常遠離家庭的調度。
想要完成目標或給人好印象並不是件壞事,但如果這些事會影響到伴侶或家庭那就不一定是件好事。
下決定前先討論(不是告知)的意義是要「讓伴侶感受到你在意他的想法及感受」,因為這樣他才會知道,在你心中他是很重要的存在。
(二)輕忽伴侶的想法及感受
有些人可能是因為開始視伴侶的付出為理所當然,或者跟伴侶的生活價值觀不同,導致容易忽視伴侶的感受及想法。
關於這點我蠻常看到整理家務的案例。
- 雖然伴侶已經提醒過多次要好好整理房間、衣務,但因為覺得沒有很亂,所以選擇忽視。
- 雖然已經和伴侶約定好分配家事,但因為覺得疲累或有其他事想做,所以最後大多還是被伴侶完成。
一時的方便可能會帶來長久的埋怨。一個人想舒適過生活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這個舒適是要用伴侶的時間及精力來換取,那麼長期下來就會讓伴侶感覺到自己是在孤軍奮戰,最終開始對這段關係感到失望、不信任。
(三)對伴侶缺乏信任
在關係中兩人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一定不會完全相同,但若在不同的情況下雙方都不願做彈性調整,導致問題僵持不下,或者造成某方委屈配合的話,那長期下來,兩人之中勢必有一方會開始不再信任對方,認定對方是個自私的人。
而在這樣已經是對方自私的情況下,自然就不會想考量到對方的想法或感受,最終在面對事情時,常常僅會以自己的想法為標準來做決定。
雖然有時要主動協調是一件困難的事,但若沒有協調就可能會將感情推向困難模式。
兩人的需求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完美契合,所以很多時候才需要雙方藉由對話來了解彼此需求(背後的意義),以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
二、言語攻擊
根據我對背叛的解釋,我認為言語攻擊代表著「不只沒有接受眼前的伴侶,還認為將伴侶改變成另一個人比較好。」
這行為包含攻擊伴侶外貌、人格、喜好,看似想為對方好,但實際卻帶出「你很糟」、「你不夠好」、「你需要改變」等意味。
其可能採用的方式包含嘲諷、辱罵。比如「你要是能有我一半的犧牲奉獻,現在我們就不會這樣了。」「哭什麼?我才應該要哭吧(明明是我一直在包容你),不要搞得是你很委屈一樣。」「你腦袋是不是有問題啊?」「我真的覺得你沒救了。」

三、聯合他人批評
這行為指的是一方將兩人之間的問題傳達給親友,看似是想徵詢他人的看法,但實際是用批評伴侶的方式來讓他人去支持自己,以向伴侶證明自己才是對的。
根據我對背叛的解釋,我認為聯合他人批評代表著「不只沒有一起和伴侶面對問題,還想藉他人之手來讓伴侶低頭。」
而這個行為通常會用以下兩種形式出現。
(一)在共同出席的場合公開評論伴侶
在關係中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來自內心的不滿。可能是因為問題長期僵持不下,或者自己的想法、感受未得到尊重,所以想找機會向他人徵詢對事件的看法。
但公開評論的方式其實會讓人感覺被「公審」。對於那些不喜歡的人來說,這樣的方式就像是自己突然被推上台,等著其他人來決定是否有罪一樣。
更令人反感的是,因為推自己上台的人是自己最在乎的人,所以整個過程也像被愛人從後面捅了一刀。
當跟伴侶兩人一起參加聚會時,選擇向其他人分享情侶間的浪漫事或趣事,不僅可以增進彼此在對方心中的地位,還可以活絡整個場子。
可是如果是公開兩人私下還沒討論過或處理好的問題來指責「伴侶是錯/糟糕的」,那不僅會引起另一方的反感,還可能會讓其他人不知所措。
比如以下三個案例
- 因跟其他人聊到某些話題時有所感觸,所以開始評論自己的感情狀況「我覺得情侶間如果有一方犯錯就應該要道歉,可是當他犯錯時都不會向我道歉。」(批評伴侶的人格)
- 談到某些自己認同的話題時,向他人表明說「對啊,我當初就是這麼跟我的伴侶說,可是他就不聽,所以才..」(意圖將責任怪罪在伴侶身上)
- 聽到其他情侶分享浪漫事時,脫口說出「好好喔,我好羨慕」(暗指伴侶沒做到或做得不好)
「聯合他人批評伴侶」的方式會處理掉的不是原本的問題,而是兩人的信任關係。
也許有人覺得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伴侶認錯,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兩人才可以繼續走下去,但其實這樣的舉動比較可能會加深兩人的對立關係。畢竟會介意的人一定會對此感到不滿或記恨,然後就開始覺得對方是個「不願理解他人,只在乎自己」的人。
我曾看過一句話:
「人們幾乎不可能接受某人的建議,除非你覺得那個人理解你。」
所以如果想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是把伴侶當成隊友,理解他的想法並一起找出解方。
(二)私下跟親友一起批評伴侶
向親友訴苦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如果談論的目的只是想證明自己才是對的,或是聽到「伴侶是錯的」這種話的話,那本質上也是想找幫手來對付伴侶。
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私下發洩而已,而且對方不知道,並不會傷到兩人的感情。但長期批評伴侶加上親友幫腔會容易加深自己對伴侶的負面觀感,導致自己會總是不爽伴侶。
而且,假使私下批評這種事被伴侶得知,那對兩人信任關係的殺傷力應該會比公開評論還大。
畢竟光是在背後說壞話這件事已經夠難受了,對象還是本該支持、尊重、愛護自己的人。
「聯合他人批評伴侶」或許有機會讓伴侶認錯,取得這場衝突的勝利,但從兩人的信任關係來看,其實是失敗的。這大概是所謂的「贏了面子,輸了裡子」。
四、說謊/隱瞞事實
這行為通常包含報備假的行程、假裝喜歡某個人事物(伴侶的朋友、參加聚會、小孩)等。
依我對背叛的解釋,我認為說謊 / 隱瞞事實代表著「不只沒有考量伴侶的感受,還認為讓自己免於紛爭比較重要。」
而我覺得之所以會說謊 / 隱瞞,主要有以下二種原因。
(一)想避免發生衝突
一個人會想要避免發生衝突,大多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坦露事實時,能得到伴侶的體諒或理解。而這樣的不相信可能是來自過去常被伴侶批判,或者是牽涉的事件很重大。
這種感覺大概就是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心裡會冒出一句「慘了,他知道的話一定…」或「完了,這要怎麼跟他說…」,然後最後就為了避免讓心中的想像發生,決定自己私下處理或用假的資訊來掩蓋。

比如以下三個事件
- 過去曾因為在工作上認識新的人導致伴侶吃醋引起爭執,所以之後發生類似的事時就選擇隱瞞。
- 自信地做了某項投資,結果最後卻賠錢了,因擔心會被指責,最後選擇說謊。
- 明明已答應要戒菸癮,但後來還是沒忍住,擔心被發現可能會吵架,所以就選擇隱瞞。
隱瞞只會讓狀況變得更糟而已。起初或許可以讓自己短暫免於紛爭,但事後勢必也需要繼續說謊來掩蓋,而且一旦被發現之後,一定會加速破壞兩人的信任關係。說不定伴侶本來能接受起初的真相,最後卻因為說謊而變得難以釋懷。
不過要提醒的是,雖然說謊的那一方有責任要彌補或改進,但被欺騙的那一方也應該在事後跟說謊者一起討論為何會害怕跟伴侶說實話,這些「印象」是從何而來的。
因為如果是來自兩人過去的相處模式而產生的,那麼雙方都需要有自覺地做出改變,才能真正改善兩人的關係。
(二)擔心真相會導致對方離去
我認為這個部分與個人在感情上的不安感有關。
因為害怕表明自己的真實想法後會讓愛人轉身離去,所以就去迎合伴侶的喜好、答應伴侶的要求,假裝自己與伴侶有共同方向以延續這段戀情。
- 比如明明就不喜歡做某些事(如陪同聚會),但因為感覺對伴侶來說很重要,所以勉強自己配合。
還有以下兩個糟糕但真實的隱瞞
- 其實不喜歡跟小孩子長時間互動,但因為交往對象有小孩,所以一直努力讓自己去喜歡,結果最後還是無法讓自己愛上小孩,便向伴侶坦承真相。
- 每次聊到結婚的話題都表現得不排斥,結果突然在某一次的激烈爭吵中直接表明自己其實沒有想結婚。
上述故事說明,不論原本有多害怕說出真相,一個人也很難永遠做那些違背自己的事。
而當自己哪天受不了假裝不下去後,那麼被欺騙的那一方一定會遭受到晴天霹靂般的打擊,畢竟他原本一直相信兩人之間沒問題。
對重要議題視而不見會造成受騙那方有創傷。是否結婚或生小孩這樣的議題跟個人的喜好及價值觀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前者基本上可以定調兩人是否適合繼續在一起,所以在關係中若雙方發現彼此在這些議題上有不一樣的想法時,應該要好好正視它們,避免產生更多的遺憾與不愉快。
五、情感疏離
指的是兩人停止交流,不是一方有心事沒有選擇跟伴侶說,就是一方選擇不主動關心伴侶的任何事。
依我對背叛的解釋,我認為情感疏離代表著「不只沒有選擇跟伴侶聯繫感情,還認為做其他事情(工作、朋友、遊戲)比較好。」
而在這行為上會有以下兩種不同的情況。
(一)因工作繁忙而忽略伴侶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會因為學業、事業的忙碌而無法陪伴伴侶,也可能會因為想在休息時間打遊戲或參加朋友聚會而忘記關心伴侶,可是如果這些事發生的很頻繁,讓他多次感受到被丟下的感覺,那就算是背叛。因為這代表此人重視「工作/成就/朋友/遊戲勝於伴侶」。
沒有做出實際的行動,一切都是空談。有些人可能會表明伴侶在自己心中是最重要的,但實際上很少分配時間及心力去同理伴侶的悲傷、共享伴侶的喜悅、安撫伴侶的焦慮,那麼這對伴侶而言,他仍是那個可以被其他事物取代的人。
(二)一方已不想再投入感情
一個人一旦不想再投入時間和心力在伴侶身上,就表示他開始感覺「關注對方沒有意義」、「有沒有跟對方交流都一樣」、「對方不是適合我的人」。而會有這些感受,通常是來自兩人長期錯失彼此的需求。就像以下情況
- 因多次向伴侶坦露一些煩惱或心情時,都無法從他身上感受情感上的支持,加上不知道如何跟伴侶一起改善情況,所以漸漸不向伴侶傾訴,選擇自己承擔一切。
- 因多次發生上述的其他背叛形式,且已對兩人個感情感到失望,所以開始選擇過自己的生活(看電視、滑手機),不願關心或關注對方的一切。
基本上感情走向這種「刻意不交流」的狀況,就表示兩人已深陷危機。而如果雙方在這個階段都還是沒能找到重新連結彼此的點,那分手或劈腿就近在咫尺了。
|延伸閱讀:《感情變淡的原因是什麼?分享三個阻礙感情發展的關鍵因素》
統整表格
自私 | 「不只沒有詢問、了解伴侶的想法,還認為自己的利益比較重要。」 |
言語攻擊 | 「不只沒有接受眼前的伴侶,還認為將伴侶改變成另一個人比較好。」 |
聯合他人批評 | 「不只沒有一起和伴侶面對問題,還想藉他人之手來讓伴侶低頭。」 |
說謊隱瞞 | 「不只沒有考量伴侶的感受,還認為讓自己免於紛爭比較重要。」 |
情感疏離 | 「不只沒有選擇跟伴侶聯繫感情,還認為做其他事情比較好。」 |
感情背叛的修復
在本篇分享的五種背叛方式中,我認為大多的情況都不是嚴重到要立馬分開的情況,所以我想在這邊想給予還處在一段關係的情侶一些溝通的小建議,來試著修補背叛帶給彼此的傷害。但前提是兩人都願意為感情進行討論,而且都要抱持著「避免批評,選擇了解」的心態。
我將討論的方向分為三個部分「現在」、「過去」、「未來」。
「現在」
無論如何傷害還是造成了,所以背叛者想要彌補的話,第一步一定要去詢問並理解受害者遭受背叛的感受及想法。也許他是害怕兩人的關係不再緊密、擔憂未來是否會再發生、悲傷自己不被重視等等。
「過去」
當受害者感受到自己重新被重視,就可以去詢問並理解背叛者做出那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他過往的想法總是被忽視,所以才想自己做決定」、也可能是「他認為工作上的成代表著自己存在的價值,所以很重視工作」。
「未來」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兩人要去討論彼此之間不同的價值觀,思考有無解方以及可退讓跟不可退讓的地方,以改善原本的狀況為目標,去避免未來再次發生同樣的背叛行為。
雖然背叛的發生令人傷心,但如果可以藉此了解彼此的內心世界,那仍不算是最糟的事。
結語
上述五種背叛行為非常有可能會出現在關係中,兩人難以完全避免掉,因此了解它們的好處即是能讓自己更加「意識」到自己正在破壞關係中的信任關係,進而停下、避開它們,降低它們出現的頻率降低。
當在關係中發生這些行為時,盡量不要指責對方「背叛」,或過度將問題聚焦在「誰對誰錯」,最好的方式是兩人要一起了解「為何會發生」及討論「如何防止發生」。
參考書目
目前尚無其他訂閱服務或電子報服務,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Threads及Instagram,我會較常在上面分享自己對感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