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的世界裡,有一個叫做「最小必要知識」的概念,這指的是說我們在進入某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前,需要先掌握哪些是最基礎需要了解的知識。確認好這些後,我們才能有更明確的方向可以快速入門,一步步學習並成長。
以學習新語言來說,我們需要掌握好字母、音標及基礎文法等;以學習寫作來說,我們需要掌握下標技巧、內容架構及主題發想等。若不追求成為專家,只是想要使用這些技能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掌握好這些最核心的知識其實就足夠了。
而在經營感情這個領域中,我也統整了四個最小必要知識來幫助你快速入門,其中包含這些概念的定義、相關知識以及彼此間的關聯。
經營感情的定義
關於經營感情的知識有非常多,但若是要我用一句話來解釋這件事情的話,我會說「主動選擇做出那些對關係有正面影響的事情。」
那怎樣算是正面影響呢?你可能會想到「說情話」、「辦驚喜」、「買禮物」等等之類的行為。
沒錯,這些都能算是增進感情的方法。
不過,經營感情其實不止這些。
若你曾認真經營過任何東西就會知道,為了要產生正面影響,需要執行的事情可以分成兩大面向。一是「做有正面影響的事」,二是「避免做有負面影響的事」,但大家在新手階段時最容易忽略第二種。
以經營身材為例,正面影響的事就是「多運動」,而要避免負面影響的事就是「控制飲食」。然而,很多人在剛開始執行時,都只會一直專注在運動而已,沒有學會去控制飲食。若再以管理財富為例,也會發現不少人之所以難以累積資產,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缺乏「控制支出」的行為。
這樣缺乏控制負面影響事情的行爲最終會導致強烈的無力感,感覺自己明明有在付出,卻沒有很好的效果,開始心想什麼「我花那麼多時間運動結果沒效」、「明明賺得不少卻沒什麼存款」等等。而這樣的情況也常會發生在經營感情上。
因此接下來我會先介紹兩個可以幫助你在感情上避免產生負面影響的方向「辨識行為」以及「事後修補」,然後再介紹兩個可以為關係帶來正面影響的方向「增進感情」以及「了解自己」。
若能一步步學會這些,就能提高兩人之間的親密感及信任感,進而讓感情幸福長久。
快速入門「經營感情」的四大方向
方向一:辨識行為
學習辨識那些破壞關係的行為的目的就是「預防」。在關係中很常發生的一個現象是「完全隨著自己的想法、感覺走」,比如覺得不喜歡就拒絕伴侶、覺得累就忽視伴侶、覺得不對就批評伴侶等等。這些行爲其實是會傷害關係的,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或者不清楚其嚴重性,導致他們長期使用同樣的相處模式不斷破壞關係。所以學習辨識的益處就在於能夠即時停止這些行為,或至少減少行為的發生,進而預防關係在不知不覺中被破壞。
為了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學習更多破壞行為的知識。這其實就像是醫生辨識各種生理疾病的能力,唯有他們熟悉更多不同的疾病的相關徵兆,才能迅速判斷出正確的結果,並提出應對措施。若一個菜鳥實習醫師沒有足夠的經驗及知識,他當然會在判斷問題的根源上顯得較有局限性,且容易犯錯。因此我們需要熟悉更多相關的知識,才能從菜鳥經營者轉為合格經營者。
1. 背叛行為的不同形式
不少人對於背叛行為的防範很容易會侷限在劈腿這件大事,這確實能為關係帶來嚴重傷害,但其實除了劈腿外,還有其他的背叛行為,比如言語攻擊、情感疏離、公開批評等。當這些「小事」累積久了,也可能會使關係走到終點。
|完整內容:《怎樣算感情背叛?介紹5種被人低估的感情背叛行為》
2. 伴侶互動的錯誤思維
擁有什麼樣的思維將會影響你做出什麼樣的行動。在《心態致勝》中提到,人在面對任何事情或感情時會有「成長型」及「固定型」這兩種思維,而後者常常會阻礙感情的發展,這是因為他們會有以下這些常見的想法。
- 伴侶要會讀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伴侶對事情的觀點想法要跟自己一致
- 自己「有權」要求伴侶做某件事
3. 感情中的迷思
上一點談的是與伴侶互動的錯誤思維,而這點談的是對於感情這件事的迷思。
- 不發生衝突才是對感情好,可是衝突其實正是了解彼此的好機會。
- 認為所有問題都可以被「解決」,但實際上是需要跟很多問題「共存」。
- 以為幸福的愛情是來自完美的對象,但其實是來自兩人的長期合作。
若能減少或修正這些錯誤思維或迷思,將會有助於兩人形成健康的互動。
|相關內容:《感情變淡的原因是什麼?分享三個阻礙感情發展的關鍵因素》
方向二:事後修補
若辨識破壞行為的目的是「預防」,那事後修補行為的目的就是「治癒」。
我們需要明白,令人失望的事情一定會發生,任何關係都一樣,只是差別在於幸福的關係懂得在事後進行彌補,讓關係重修舊好。
然而,對於菜鳥經營者來說,他們不僅缺乏辨識能力,也缺乏補償行動。一個最常見的狀況是「以為氣消就沒事了」,這指的是兩人在發生傷害彼此的事件之後,並沒有再回頭談論當時的想法感受,然後就繼續像平常那樣相處。
這樣的狀況其實就很像是明明有人受傷了,卻放任傷口不管。
兩人當然可以繼續生活,可是這個傷口也不會憑空消失,甚至可能會越來越大。因為爭吵時的憤怒情緒雖然會消散,可是當下那種不被重視的感覺若沒有處理,就會很容易反覆想起,不斷累積怨恨值,最終影響兩人的關係。
所以為了避免讓過去的傷害持續影響關係,我們需要想辦法治癒傷口,也許不一定能治癒到連一點痕跡都看不到,但至少要把傷害降到最小。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在《Atlas of the heart 》中作者說了這麼一段話
「為了修復生理上的傷痛,我們會需要先描述它、談論它,甚至找專業人士幫忙,而修復心理上的傷痛也需要做一樣的事。」

因此在這一部分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去讓彼此能談論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然後「解開誤會」。以下分享我在大師身上認識到的修補技巧。
1. 建立正確溝通心態
兩人的溝通是否有正面的結果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溝通時的心態。若你在溝通中想的是糾正對方的錯,然後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那結果就是會造成更大的爭吵。
為了要有更好的溝通結果,我們應該要抱持者理解彼此的心態,了解對方眼中的世界是如何。我們要明白關係中發生的衝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彼此本質上的價值觀及人格特質不同,這跟兩人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離不開關係,這些是很難發生改變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去理解及接受,然後找能共存的平衡。
2. 扮演好溝通角色
當我們準備好要用「理解彼此」的心態討論問題後,就要去輪流扮演好聽者與說者的角色。當說的那一方在表達自己時,另一方要能好好傾聽,接著兩人再互換角色。
- 說者:使用我訊息、不攻擊對方的想法、不批評對方的感受、專注在當下問題(不扯遠)
- 聽者:展現同理心、多提問引導、避免隨意打斷對話
3. 負責並討論改進
若在彼此的話語中聽到雙方明顯都受到了傷害,那就表示各自有需要負起責任的地方,此時誠心誠意地承認自己的過錯是很重要的一步。
然後,為了避免再次發生一樣的事件,可以考慮制定一個預防計畫,比如列出一些地雷點讓對方知道,或協調出一個彼此都接受的「停戰」方法,幫助彼此冷靜下來,以改善兩人之間的互動方式。
這部分肯定做起來是不容易的,尤其若兩人的關係已經處在邊緣危機,更容易會失焦變成吵架,但如果兩人還是希望關係能有所改善的話,可以考慮找專業的心理師協助。
方向三:增進感情
增進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我不會在這篇一一列出來,因為這部分的重點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是否有滿足伴侶需求」。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我們有時確實會誤會自己做的事情是對伴侶好,但實際上伴侶可能並不這麼認為。因此為了能更準確且更頻繁地增進彼此感情,我們需要學習更多相關資訊。
在增進感情上,最重要的學習關鍵是「情感連結」。這指的是當一個人表達自己的需求、感受時,伴侶給予了正面回應,使得此人因為感覺自己被重視、接納而跟伴侶變得親密,同時也增加了對他的信任感。比如完成伴侶的家務協助請求、陪著伴侶度過難過的時刻、讚美伴侶的精心打扮等等。
為了能做到情感連結,我們需要學習藉由以下方式來完成兩件事,一是「知道需求」,也就是探索對方以及自己的需求;二是「滿足需求」,也就是向彼此表明自己希望怎麼被滿足需求。

1. 尋找了解彼此的媒介
了解彼此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用面對面聊天的方式,像前述談論到的溝通技巧其實也適用於此。不過這樣的方式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擅長,甚至在聊到更加嚴肅的話題時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其實可以去多尋找不同的媒介。
- 了解彼此價值觀的卡牌遊戲
- 能述說自身故事的書籍電影
- 讓彼此放鬆談話的約會形式
當你實際執行這些事情後就會發現,兩人原本還不夠熟悉,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探索的東西。
|延伸閱讀:《如何幫助感情保持新鮮感?秘訣都在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
2. 將伴侶擺在優先位置
這部分的目旳不是「討好伴侶」,而是「重視伴侶」,給予伴侶「需要你時你會在」的信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當伴侶傳遞了他需要我們的資訊時,我們可以有兩種選擇
- 正面回應:主動上前關心、接受協助請求、給予溫暖擁抱
- 負面回應:假裝沒關注到、轉頭拒絕幫忙、給予敷衍答覆
根據約翰高特曼的研究,那些幸福婚姻之所以幸福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選擇在大部分的時間正面回應伴侶的需求,把伴侶擺在第一優先位置。相反的,最終離異的關係就是因為在大部分的時間選擇負面回應。
3. 培養同理心及練習感激
同理心這項特質無法一時之間培養出來,可是一旦學會在對話中展現同理心,將會有助於彼此建立連結。這點也屬於事後修補中的溝通技巧之一。
除此之外,不論在感情中還是日常生活中,練習去關注好的事情,對好的事情表達感激,真的能夠幫助生活過得更美好。在《只有愛永遠不夠》這本書中提到,多對「正向行為的持續追蹤」有助於提高關係中的滿意程度。
方向四: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也能為關係帶來正面影響?」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
但沒錯,了解自己可以說是經營感情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而這件事情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當你越熟悉自己就越可能達成以下三點,進而能建立出一個更加健康的伴侶互動模式。
- 避免重蹈覆徹:在未來選擇下一個伴侶或在面對類似事件時,會變得更加理性謹慎。
- 設立界線:知道自己對事物的接受標準,能避免不斷去討好、配合伴侶,最後讓自己感到委屈。
- 投入感情:不會對表達自己、承諾有所保留,能夠能更加全心全意投入在感情中,避免將兩人關係的好壞定義自己。
不過為了要熟悉自己,需要花費不少精力和時間來進行「內在探索」,因此接下來我會分享三點我個人的經驗。不論你現在是處在何種狀態,我都非常建議從此刻開始多花一些時間去探索自己。

1. 回憶過去經驗
這部分就是找一個可以好好獨自一人思考的時間跟空間來回顧自己的感情史。任何發生在感情中的事情都可以拿來「檢討」一下,尤其是那些大事件(嚴重爭執、感情增溫)。當然目的絕非糾結在誰的問題大,而是要思考「發生的經過」。
我自己在結束一段四年的感情後,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不斷思考「為何我們原本那麼相愛,後來會變得這麼疏遠」這個問題。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回憶了多個在那段感情中印象深刻的衝突事件。雖然過程不免地出現一些懊悔、無奈、不解的複雜情緒,但我還是因為思考了以下問題而幫助我更加認識這段感情。
- 「當時我那個反應背後的期待、情緒是什麼?」
- 「我做出那個反應後,他的感受想法是什麼?」
- 「若重來一遍,我會想怎麼做?希望他怎麼做?」
2. 閱讀專家書籍
個人的成長終究還是需要專家的力量。雖然我靠著反覆翻閱那些互動的過程領悟出了一些道理,但最終為我帶來關鍵性成長的其實是各個大師的書籍。他們的書籍提供了我更多知識,讓我知道自己的這些想法信念可能是怎麼形成的,以及會為關係帶來什麼傷害,甚至也學習到可以如何做出改變。
- 《脆弱的力量》:為了要與他人產生情感連結,我們需要能認識並表達自己的脆弱。
- 《關係黑洞》: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不安有助於調整與他人有更健康的互動。
- 《信任決定幸福的深度》:了解關係中的信任如何被破壞有助於系統化地回顧自身經歷。
|延伸閱讀:《約翰.高特曼是誰?一個成功以90%的準確度預測婚姻走向的婚姻專家》
3. 學習正念冥想
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冥想幫助我提高「覺察力」。而這爲我帶來最大的好處是讓我能在生活中面對很多事情時,可以即時「發現」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了解自己對某些事件的看法。比如「原來我無法接受他這麼做」「原來我在面對這件事情時會感到緊張」「原來我喜歡在做這件事情上獲得成就感」等等。
這些能幫助你更加鞏固對自己的認識,包含「你是誰」「你想要什麼」「你相信什麼」等等。而當你越清楚自己的真實模樣並且接納它們,就越可能擁有高自我價值感,進而避免讓自己在感情中迷失。
而關於冥想技巧的部分,我想目前交由更專業的人來說明會比較好。
- 《冥想正念手冊》:我閱讀過此書,也曾經使用過他們的APP及Netflix資源,個人非常推薦。
- 《僧人心態》:這本除了會教導冥想技巧外也提供很多人生觀,可以說是引領我成長的關鍵書籍。
- 華人正念減壓中心:這裡提供了很多跟正念冥想有關的免費資源,雖然我個人沒有用過,但這是其他正念講師分享的資源。
統整表格
辨識行為 | 背叛行為的形式 | 互動的錯誤思維 | 感情中的迷思 |
事後修補 | 建立正確心態 | 扮演好溝通角色 | 負責並討論改進 |
增進感情 | 了解彼此的媒介 | 視伴侶為優先 | 培養同理及感激 |
了解自己 | 回憶過去經驗 | 閱讀專家書籍 | 學習正念冥想 |
「經營感情」四大方向的彼此關聯
上述的四大學習方向其實彼此都有關聯,尤其「了解自己」可以說是核心。
「了解自己」與「辨識行為」
越了解自己的人,越清楚知道自己在關係中的行為及思維,這有助於及時辨識出自己當下的反應可能會破壞關係,進而停下來。比如我清楚知道自己會因為「對方晚回訊息」這件事而過度反應,但現在我知道這個反應無法為關係帶來益處,因此我就會想辦法讓自己冷靜下來。
「了解自己」與「事後修補」
事後修補的重要技巧可以說是離不開「同理心」這件事情,而越了解自己且能夠善待自己的人,越可能具備這項特質。他們比較願意表達自己也會懂得尊重他人,並且不會逃避自己要負起的責任。
「了解自己」與「增進感情」
增進感情的過程離不開「好奇心」及「無私」,當一個人能夠接納真實的自己,自然也比較能夠接納真實的伴侶,願意將注意力放在伴侶身上並且建立連結。反過來說,若有一方展現足夠的好奇心及無私促進彼此交流,雙方也可能因此變得更加了解自己。
「增進感情」與「事後修補」
在增進感情的過程中,若兩人變得更懂得彼此的需求,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緊密,就越能夠在衝突過後的修補行為更加順利。
在感情中,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任一方的一個小小正向改變都有可能形成正向循環,進而為關係帶來改善。相反的,一個負面行為也能會形成負向循環,進而破壞感情。
結論
雖然文章的標題是「快速入門」,但這並不代表經營感情是件能「速成」的事。此篇的目的只是想讓你知道學習哪些事情可以有助於維護感情,可是這個過程肯定是漫長且艱辛的。
我曾聽過一句話
「你如果想要有不一樣的結果,就要去做不一樣的事。」
學習這些的確不輕鬆,不過當你開始做出跟以往談戀愛不一樣的事時,這樣的改變就會幫助你避免在感情問題上重蹈覆徹,提高你長久維持感情的機率。
沒錯,我之所以用「提高」這個詞彙,是因為感情這件事情是沒有絕對保證的。
學習經營感情的重點是在於讓兩人能夠用更健康的互動模式相處。如果在試過之後清楚知道彼此不適合繼續走下去,選擇放手好好說再見其實也是經營感情的一環。兩人至少清楚知道無法攜手走下去的原因是什麼,不會去怨恨彼此,也不會因為彼此的傷害而影響到下一段關係。
沒有一定要走下去的感情,但我們都該走一段擁有健康互動的感情。
參考書目
- 《心態致勝》–卡蘿・杜維克
- 《信任決定幸福的深度》– 約翰·高特曼
- 《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 約翰·高特曼
- 《脆弱的力量》–布芮尼·布朗
- 《Atlas of the heart 》–布芮尼·布朗
目前尚無其他訂閱服務或電子報服務,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Threads及Instagram,我會較常在上面分享自己對感情的看法。